aoa体育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aoa体育官方网站

党建领航市域教育提质升级

发布时间:2024-02-15 14:14:20 来源:aoa体育官方网站

  目前已评选表彰200所党建工作示范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85%。

  自2016年以来,新增学位28.3万个,全市56人及以上大班额已全部“清零”。

  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以党建为纲统领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提质升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行业很多工作从紧紧追赶,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也从2016年的全省第15名,跃升到2019年的全省第4名。

  “当前济宁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短板问题,表现为‘四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任务重、教师队伍建设任务重、学校及幼儿园建设任务重、学校安全任务重。”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教育局局长高广立说,“我们一定要直面问题、克难攻坚,才能打开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局面。”

  如何攻坚克难?济宁的“秘诀”是:以党建工作为纲,以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为线个重点工作项目为抓手,充分的发挥党建领航教育的作用,形成较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带动全市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2018年,济宁市出台山东省首个《中小学党建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8个方面,对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填补了中小学党建领域规范化建设标准的空白。

  到目前为止,济宁已评选表彰200所党建工作示范校,建成13处党员教育专家服务站,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85%。

  “中小学抓党建不能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必须把党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管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融入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让党建工作鲜活起来。”高广立说。

  在具体实践中,济宁把中小学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把教师党支部建到年级部、教研组,“一岗双责”充分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把党支部建在年级组、教研组,‘一岗双责’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和管理骨干,党组织班子成员带动党员教师、党员教师带动青年教师,并实行党员教师戴党徽上岗制度,鼓励在教学一线争先锋、在育人一线争先锋,让党建与业务融合,让党徽在教育一线闪光。”济宁学院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钱广书说。

  近年来,济宁学院附小党建引领教改有声有色,“开放视域中基础教育阶段立体化阅读教学模式建构”被评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重点项目,数名教师、副校长及校长获评齐鲁名师名校长,学校也获评首届山东省文明校园。

  “以前音体美等学科常被当做‘副科’,音体美教师、课程边缘化,影响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广立说,加强中小学党建统领,还要体现在扎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

  近年来,济宁市以培养“心红品正,学业优异,体魄强健,审美高雅、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新人为目标,把音体美课程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校长的考核,通过‘教学视导+教育督导’,严格督导考核,毫不松懈地抓音体美教育短板,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面对音体美教师短缺及部分音体美教师不教专业而教其他学科的问题,济宁市一方面倾斜招考配齐配强音体美教师,另一方面,严抓音体美教师回归主业主责,推动音体美学科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济宁市教科院院长吴昭洪说。

  从2018年开始,济宁市还每年投入500万元,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艺术大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市2.8万个班级全部参加,以赛促练、以赛促落实、以赛促提高。

  此外,济宁市还对艺体大赛获得特等奖班级的学科指导教师授予“济宁市教学能手”称号,一等奖的指导教师授予“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称号,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班级的班主任授予“济宁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其他的依次表彰奖励,大赛成绩还作为校长考核依据。

  “这一政策不仅调动了音体美教师的积极性,还调动了班主任、校长全力支持音体美学科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济宁市书法学科首届艺体大赛特等奖班级指导教师王金海说。

  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以“适美教育”推动学生“适其性,美其美”的特色办学实践脱颖而出,一大批通过校本化、特色化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的学校也蒸蒸日上起来。2019年,山东省第十四届会(中学组)在济宁成功举办。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牛正运(化名)同学作业完成情况总是不理想,平常的练字活动也不参与。”曲阜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孔菁和记者说,“通过家访才知道,原来他妈妈生病住院,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差,在家一玩手机就忘了作业和学习,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完成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

  “进家入户,学生一个不落。”和孔菁老师一样,济宁市近两年每年教师全员完成两轮登门家访,解决家校沟通不畅的问题,促进家校共育。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2019年开始,济宁市实施“办学规范大落实、明显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的“三大活动”,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

  “一个学生不漏,一个家庭不落。”通过11万教师每年两轮对160余万学生的全员大家访等“三大活动”,济宁市教育局已梳理整改问题1762条。“我们严格规范免试就近入学、严控作业量等十大工作,严肃整改课后服务、家校沟通等11个方面的问题,提高了办学水平,促进了家校和谐。”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郝民说。

  此外,济宁市还于2017年开通了“教育民意通”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察民情、通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建立台账、逐一销号,家长在平台上提诉求,教育系统在平台下处理问题,近三年来,全市已通过“教育民意通”解决学生家长反映的各类问题2.6万多个,有效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

  “当前,济宁的教育改革发展已形成了全面起势的好态势,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建领航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坚定不移地通过忠诚担当、实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广立局长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邓旭)



上一篇:真抓实干铆足劲 教研支撑见真章
下一篇:山东德州教研队伍“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