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专稿(吴树林、高民杰、刘阁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犹如一缕春风、一场春雨,吹进市委党校校园,滋润党校人的心田。市委党校校委一班人带领党校教职员工,发挥党校教师和党校学员两个资源优势,开辟校内校外两个宣讲战场,组织编写《科学发展100问》,与电台、电视台开办专题节目,在校内主体班开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学员论坛,一大批教师在完成校内讲课的同时,深入县区、机关、厂矿宣讲,为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理论支撑。5月12日,围绕“科学发展观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校委一班人和党校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安晓良(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从理论上讲,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这不可避免地对我们原有的思想和认识带来了冲击。思路决定出路,要想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一定要尽快转变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从实践上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唐山资源型城市转型、城乡统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节能减排百日攻坚等等,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唐山提出的建设“四城”、“十大幸福工程”、“建设幸福之都”等目标和任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在发展实践中,进一步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必将给唐山带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崭新局面。
科学发展,重在发展,贵在科学。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当务之急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使各级干部确有真才实学,确实真抓实干,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的任务更繁重,掌握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任务更繁重。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逐渐完备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吴树林(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给我们大家带来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形象地说,它给我们大家带来明确科学发展目标的方向盘、打开科学发展之门的金钥匙、探索科学发展路径的航标灯、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大智慧,使唐山发展的目标更准了、路数更清了、站位更高了、眼界更宽了、胆子更大了、办法更多了、速度更快了、效果更好了;唐山人更聪明了。
科学发展观给我们唐山带来了科学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为唐山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和跨越式发展平台——建设全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这是唐山实现科学发展的最大实际、最大机遇、最大挑战和最大出路。科学发展观引领唐山按照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解放思想、解放制度,解放和发展新的生产力,大踏步走上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
李文利(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相对于以人为本的另一个方面是以物为本。以物为本推崇物的作用,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本末倒置,把物凌驾于人之上,认为物具有绝对至上的意义,这就阻碍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妨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物质占有的极度追求,使人与自然关系成为单向的掠夺、无节制的攫取,导致ECO失衡,发生生态危机,实际是人类自己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阻碍发展的陷阱。同时,以物为本,使人的精神情况、人格状态扭曲。要做到以人为本,一是要尊重人权,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人的全面真实的本质。二是要逐步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有效形式。三是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这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根本保证。
张武清(市委党校纪检组长):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党政机关,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创新体制机制,使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树立爱民、高效、公正、廉洁的形象。实施爱民工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际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推进政务创优工程,全方面提高服务水平,要切实抓好“效率年”活动。公正就是要做到用人公正、处事公正、司法公正,提高老百姓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廉洁就是要紧紧抓住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防止权力失控失衡,防止权力部门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
高民杰(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教授):科学发展观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全方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使唐山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事实上,科学发展观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唐山应该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开放创新。要努力挖掘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空间,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闯出一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路子。
张朝民(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主任、教授):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又是对未来发展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展望。它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同时,也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其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都需要解放思想。否则,固步自封,思想僵化,我们将一事无成。
琚春林(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主任、教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统领,它所带来的成果必然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大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样的一个问题。从世界的层面讲,中国的科学发展,可以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发展的新路,创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国家的层面讲,科学发展观能够迅速地推进我们的祖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增强我们的祖国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从国民的层面讲,它能够给老百姓带来诸多的实惠,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张丽娜(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教授):科学发展观可以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实惠。能轻松实现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生活美起来;可以遏制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钱包鼓起来;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参政议政的要求——政治地位高起来。科学发展观可以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召唤下,能轻松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和谐、人的内心和谐。科学发展观有助于人们养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活小习惯和行为方式,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随着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必将日益深入人心,并转化成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张涛(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教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们唐山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要大力解放思想,要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不断破解科学发展中的难题。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正确把握唐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明显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明显问题,着力构建充满了许多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把唐山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吴树林(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科学发展观能给我们大家带来什么?从理论上分析能带来很多,从实际效果说已经带来许多,从实践发展看还将带来更多。但所有这些最终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团结拼搏、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没有背水一战的英气、壮士断腕的勇气、闯关夺隘的豪气、兼容并包的大气、创新进取的志气,一切宏伟蓝图、美好愿望都不会变成现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都要坚决打破,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都要全力支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科学发展离大家都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专题论坛还在继续。市委党校作为唐山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正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