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a体育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aoa体育官方网站

祁述裕|运用场景理论 讲好中国故事——在2021年中国场景高峰论坛上的总结发言

发布时间:2024-02-20 15:44:34 来源:aoa体育官方网站

  此次论坛克拉克教授等12位中外专家的发言角度各异,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王桐硕士发布的《2020——2021中国场景研究报告》给咱们提供了中国场景研究的前沿信息。这是一次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的会议。刚才主持人向大家通报,线上参加会议的人数已达到了50多万人。今天的论坛从一个层面再次证明,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场景理论研究参与人数最多、学术氛围最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最高的国度。关于这次论坛,范周、魏建、傅才武、贾旭东四位教授先后作了评点,他们的评点言简意赅。刚才克拉克教授的总结也十分精到。关于这次论坛我就不重复说了。我想以“运用场景理论 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对近年来场景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谈点看法,作为我的总结。谈两点认识。

  第一,“场景”正在由学术殿堂走进社会,成为被普遍的应用的概念,进入主流话语体系。

  经过学界同仁多年的共同努力,以及2019年丹尼尔和克拉克合著的《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专著的出版,借助于“十三五”时期结束、“十四五”时期开启的契机,场景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场景”这个概念慢慢的变多地进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之中。比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营造现代时尚的消费场景,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等理念。在文旅部等部委制定的文化和旅游相关规划中,场景也成为一个重要概念。比如,《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提出了在“十四五”时期“建设100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的目标。《文旅部“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创新文化消费场景”,提出了“培育100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的目标。文旅部制定的《黄河流域旅游专项规划》(草案)提出“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的思路。

  的就更多,比如,成都、重庆、厦门、深圳等。刚才演讲专家都有论及,这里就不重复了。再次,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有头部文化科技公司也开始把场景营造理念引入公司发展思路。

  上述这些新特点令人鼓舞。中国学者历来崇尚学以致用。学术成果应该服务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转为政府政策法规和成为公司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是服务社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值得中国学者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第二,中国化的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研究的视角看,克拉克教授场景理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场景理论引入到中国后,中国学者十分重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拓展研究视角和研究概念。比如,提出“文化场景”的理念,重视研究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场景营城”的理念,重视把场景营造作为城市更新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抓手。提出数字场景(或虚拟场景),重视建构数字场景,重视数字场景与实体场景的互补研究等。同时,学界十分重视文化舒适物的中国现状研究。比如,我的博士生范为的博士论文《城市舒适物视角下创意人才流动性研究》,致力于探讨我国创意人才的分布和选址偏好,论文建立了分析创意人才流动行为的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得出了不少有新意的结论。该论文在博士答辩中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些场景中国化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学者的智慧和努力。

  尽管场景研究中国化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具体来说应做到五个加强。

  其一,从中国国情出发,拓展动力机制研究的视角。我们都知道,在克拉克教授的场景理论中消费是场景营造的基本动力。场景理论本身就是顺应发达国家城市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提出来的。尽管当代中国城市总体上也在经历这样的转型,但目前工业经济在中国城市功能中仍然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以深圳和郑州为例,目前,这两座城市的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近40%。这种情况将维持很久。即使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应该结合中国城市实际研究场景营造的动力机制,更全面地把握场景营造的动力源。其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动力机制。目前有一个情况需要我们来关注,就是政府、学界对场景营造的热情很高,但公众参与热情还没有被充分地激发起来。如何形成一个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还需多加研究。第二,加强前瞻性研究。

  目前,有关场景研究静态研究多,动态研究少,前瞻性研究就更少。比如,“十四五”时期,黄河国家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如何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加强国家文化遗址公园的场景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重大话题,地方政府对此都非常期待。这迫切地需要学界拿出可行性方案。加强动态研究还包括加强跟踪研究。加强对城市文化场景营造的跟踪研究,比如对北京前门大街北京坊等改造后的街区的跟踪研究,可以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效益。

  第三,既应重视消费型场景的研究,也要重视生产性场景的研究,还应重视生产性场景与消费型场景结合研究。

  祁述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兼任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文旅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会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执行编委,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祁述裕|依托北京中轴线日北京市文物局座谈会上的发言祁述裕|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需要新理念、新思路祁述裕|光荣与梦想:百年文化体制建构历程和特点祁述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党校培训学习总结范例6篇
下一篇:第二届文明强国论坛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