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研动态】未来已来,我们在路上——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新型特教学校建设研讨活动
当特殊教育进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当推动融合教育、构建终身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着深刻变革。2019年5月21日,一场“新型特教学校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成都市双流区热烈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特殊教育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近400人参加,一同探讨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新生态,思考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特殊教育学校。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勤受邀作为校长论坛的嘉宾进行发言。
5月22日上午,上海市特级校长、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响应全纳教育的新型特教学校建设的深化研究》负责人夏峰,专题分享《职能翻转:新型特教学校建设——长宁区终身融合教育服务体系的知与行》,重点就特校如何通过区域特教指导中心的建设,将传统特教学校职能翻转为新型特教学校、生涯发展与融合结合、转型策略等,向与会者做了深入剖析,鼓励大家结合校本实际,积极思考自己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
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雁教授,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李天顺,围绕“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的发展问题”分别做专题讲座。王雁教授分享了《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职能的转变》就融合的政策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角色转变与职能延伸提高做了详细探讨。李天顺督学以《特殊教育学校与融合教育》指出融合是特殊教育的目标,融合教育已成为评价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的因素,特殊教育学校是融合教育区域推进的中心。
李天顺指出,融合是特殊教育的目标,融合教育已成为评价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的因素。通常来说,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要素,最重要的包含普及水平(如入学率、特教学生数、重度残疾学生的入学率,入学的难易程度等)、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如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保障水平、办学能力、影响力等)、先进的课程与教材(指向教育方法的理念、课程教材体系、教育教学的组织、考试评价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研究队伍(如人数、专业化水平与能力、对特殊教育的引领能力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涵盖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的能力、多部门的合作机制、专项工作的推进机制、突发问题的应变机制等)。而优质的融合教育,如接受融合教育的学生比例、普及程度、优质学校的普及程度等,同样也成为衡量评价一个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李天顺副会长认为,特殊教育学校是融合教育区域推进的中心。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实施了新中国最大规模的特教学校建设工程。该工程论证的主要是根据,就是要将特教学校建成区域特殊教育的中心,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国家也明确要求:特教学校的教师编制标准,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巡回指导的需要。我国特教学校面临融合教育大发展后的转型,特教学校慢慢的变成为融合教育区域推进的中心,需要扮演战略大后方、战役预备队、战术战法参谋部和系统联动总协调的角色,这是我国特殊教育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趋势。
李天顺副会长指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要求:要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方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要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融合教育的资源中心和指导中心,特教学校将不断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将有更多类型的特殊需要学生纳入特殊教育的视野,特教学校一定要做好课程、资源和适切性教育教学的准备。例如,自闭症、多重残疾、脑瘫等类障碍学生慢慢的变多,但我们理论和实践的储备还是不足,学习障碍、情绪障碍、阅读障碍等还没有普遍纳入关注的视野。李天顺副会长认为,未来融合教育将由目前的以义务教育为主不断向两头延伸,直至终身教育。这个延伸不是机械地延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规律,需要研究和探索。未来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将会重组,特教学校要在新的合作网络中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例如订单式服务、网格化支持等,特教学校需要跟上这个步伐,切实发挥“办好特殊教育”骨干作用。
我们身处融合教育的时代,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最好的时代,拥抱融合教育新时代,实现特教学校翻转升级!5月23日—24日,参加“新型特教学校建设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及一线特教同仁聚焦特殊学生的生涯发展,通过现场观摩、国改区经验分享、专家讲座、校长论坛等,展开深度对话,积极探索融合教育背景下拓展新型特教学校功能、构建终身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把本次学术研讨会推向高潮。
23号上午,大家到承办方——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进行参观。在了解了以“蜗行不止,步天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会者深入课堂,观看特校师生“小当家+智慧宫+艺体苑”演绎国家课程校本化之“x”课程;观看课程建设成果;分入三个会场,共享“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师发展阶梯化”和“德育课程序列化”三个主题的经验之道。 并听取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联合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家成教授,乐山师范学院特教学院副院长章永教授,《现代特殊教育》顾明珠主编作的讲座。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教教研员、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黄汝倩老师以《融合教育新动态》为题分享了美国融合教育法律IDEA诞生演变发展过程,保障机制,美国融合教学做法的具体案例等方面的内容。
5月24日上午,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育学院教授、特殊教育与障碍研究中心主任王勉先生做《国际特教学校功能拓展及障碍学生生涯发展服务》的专题报告,从国际视角对比分享了特教学校功能拓展、转衔支持在残障学生生涯发展服务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以及具体做法。
随后的校长论坛环节,我校李勤校长作为校长论坛的受邀嘉宾代表,以“三明市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建设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分享了三明市特殊教育在融合教育的大趋势下的做法,深入的与全国各地来参会的特教同仁分享了“三明经验”,收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下午,课题组子课题学校就本校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一一进行汇报分享。
在最后的仪式交接环节,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石彩霞校长把承办方接力棒交到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李勤校长手上,本次研讨会在特教同行们深深的特教情怀及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圆满帷幕。这一场学术性的饕餮盛宴,让来自全国的特教同行在交流中收获了友谊,在聆听中学习特教发展新模式,在研讨碰撞中感悟新理念。我们相约福建三明,不见不散!